露从今夜白 人从今日香 “牵手非遗,醉美静安”——文明实践项目传统香道非遗慈善公开课开讲
2024年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露从今夜白,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此节气需预防秋燥,为此,由上海市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基金管委会指导,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主办,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非遗小传人学院、上海晨光公益基金会、上海久光百货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协办的“静美时光 · 实践同行”2024年度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牵手非遗,醉美静安”——文明实践项目传统香道慈善公开课在静安地标性场所的久光百货如期举行。
主讲非遗传承人:高晴,上海市非遗协会会员、虹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香道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创新中心传统工艺驻地老师。主攻中草药合香,对于中医合香有一定的研究。2013年创办芸香堂,岁时香语创始人,专攻熏佩之香,对于合香、可以佩戴的香珠、香牌有独到的和香理念和制作手法。多年从事中国传统熏香的培训和普及工作,影响了大批喜爱中国传统香薰文化的人群。香牌作品曾参加2018朱屺瞻艺术馆“生肖艺术展”;2019年代表虹口区非遗随上海新闻办赴德国参加“忆江南.汉堡豫园之约”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2019“匠心遗韵.精品传承”虹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均获得优秀作品奖等。2022年“传统香文化初级课程”入选上海市终身教育平台“名师名课”项目。
公开课上,高老师带来的香料原料,让学员们一下走进了香的王国,高老师从白露节气讲起,讲述了香料的助眠、防燥等功效,并继续为大家普及“沉相、檀香、龙香、麝香”四大名香的知识,并引经据典向学员们阐述香的特点:“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瞬间拉进学员们与香的距离。高老师又从香的历史等方面为大家讲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中华香文化历史演变根据现代考古发现,中国用香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香学初成于两汉,繁荣于元、唐,在宋代达到鼎盛,明清逐渐没落,于近代产生断层,当代香学又再次逐渐重兴。早在汉代,古人就已经意识到单品香的局限并产生了香料配伍的观念,开始转而使用多种香料配伍而成的合香。从西汉初期的“四穴熏香炉”可以看出,合香在那时就已是呼之欲出了。汉代之后,香料配伍水平不断提高,香方种类也日益丰富,直到明清,合香一直是传统香品的主流。现场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香牌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把香药配以粘合剂(粘粉榆树粉或楠木粉),调湿后用刻有装饰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一端有小孔,便于系上丝绦,随身佩戴或挂于车轿、衣橱中。
据悉,项目组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通过走访了南京西路街道升平、古柏、中凯等居民区发现,静安区老人和孩子们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和需求,为推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助力打响“静安文化”文明实践品牌,广泛开展非遗传承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美在静安、文明有范”等活动品牌。用好非遗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我们在静安代表性商场——久光百货公共区域针对静安区的老人和儿童开展系列非遗公开课活动,活动全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授课,让更多生活和工作在静安的市民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学习非遗,在非遗文化的熏陶中快乐生活。并另外筹资,于2024年8月10日-2024年9月10日在久光百货(静安寺店)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非遗传人作品、非遗课堂学员作品成果以及特殊青少年作品为一体的展览活动,做到在市民中弘扬慈善文化的同时,也突出静安文明实践项目的目标。首期四次非遗公开课,广大参与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晓和普及率至少1种,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对服务满意率达100%满意,并期待后续能经常有类似非遗传人直接授课的非遗文化内容课堂,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静安区很多白领,对非遗的文化和内容以及表现形式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E
N
D